日期:2025-09-18 12:41:53
榕医汇
— 福州卫生健康 —
用心守护每一分健康
“慢阻肺”不可轻慢
你身边是否有具有这种特征的人?又咳又喘,吸不进,呼不出,特别是秋冬季更甚。注意!他可能是被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慢阻肺盯上了!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素养66条”第18条提到:关注肺功能,控制慢阻肺危险因素,慢阻肺患者要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今天,我们邀请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王新航主任医师为大家详细科普慢阻肺的防治。他呼吁:要像测量血压一样,在每年的健康检查中测量肺功能,提高呼吸健康水平。
高致死率疾病
展开剩余76%公众知晓率不足10%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慢性肺部疾病。
王新航介绍,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随病情进展症状日益显著。
慢阻肺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高,已成为我国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外的第三大死因。
“尽管慢阻肺可防可治,但是不少患者却常因缺乏足够认识而延误治疗。”王新航介绍,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因慢阻肺死亡的人数大约为100万,而这样一种高致死率的疾病,公众知晓率却不足10%。
控制危险因素
可有效预防慢阻肺
“吸烟、呼吸道感染、粉尘或化学物质、环境烟雾、慢阻肺家族史等是慢阻肺的常见危险因素。”王新航介绍,积极控制慢阻肺相关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发展。具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吸烟者应当戒烟。加强职业防护,避免与有毒、有害气体及化学物质接触。减少生物燃料(木材、动物粪便、农作物残梗、煤炭等)燃烧所致的室内空气污染,避免大量油烟刺激。提倡家庭中进行湿式清扫。室外空气污染严重时,尽量避免外出或做好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此外,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建议慢阻肺患者和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主动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等。
早查早诊早治
长期咳痰不可忽视
王新航介绍,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常用方法。
高危人群及慢阻肺患者应该像监测血压一样定期检查肺功能。40岁及以上人群最好每年检查肺功能,早查早诊早治。
此外,出现以下情况,要警惕慢阻肺:咳嗽并伴有喘息,且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任何形式的长期咳痰,都需要考虑是否患有慢阻肺,尤其是吸烟人士,千万不要忽视持续的咳嗽与咳痰;非剧烈活动时,出现持续呼吸困难的情况,需引起重视。
慢阻肺患者应长期坚持吸入药物治疗,吸入药物起效快、全身副作用小、可以联合用药,是较安全的用药方式。
慢阻肺患者应定期随访,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肺功能检测,监测症状及合并症,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注重膳食营养,多吃蔬菜水果,进行中等量的体力活动,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积极参与康复治疗。
“慢阻肺最怕急性发作。”王新航提醒,慢阻肺急性加重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常伴有喘息、胸闷、咳嗽加剧、痰量增加以及发热等,也可出现心悸、全身不适、失眠、嗜睡、疲乏、抑郁和意识不清等症状。人们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相关内容在
福州晚报和掌上福州客户端
同步上线!
主办 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运营 福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来源 福州晚报
编辑 陈智丰
发布于:北京市旺润配资-股配资网站-股票配资开户网-正规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