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9-06 12:38:24
《水花之外》
盛夏的巴黎向来是个奇妙的所在。塞纳河畔的游人如过江之鲫,却少有人注意到那片被阳光晒得发白的奥林匹克泳池。池水静默,倒映着法兰西的蓝天,也倒映着两个中国女子的身影——一个尚带稚气,一个已显风霜。
世人只见那\"零水花\"的惊艳,却不知这水花之外的故事。全红婵跃入水中的刹那,水面竟似凝固了一般,七个裁判的十分牌齐刷刷举起,活像七只呆头鹅。这般景象,在旁人看来是神迹,在行家眼里却是\"十年磨一剑\"的必然。
展开剩余70%陈若琳站在池边,面色沉静。这位昔日的\"五金皇后\"如今已褪去战袍,却比当年更显锋芒。她执教鞭的手势,依稀可见当年翻腾时的力道。有人说她与郭晶晶齐名是侥幸,殊不知这\"侥幸\"背后,是无数个晨昏颠倒的训练,是浸透汗水的绷带,是咬碎牙往肚里咽的坚持。
师徒初遇时,倒也有趣。全红婵这丫头,初生牛犊不怕虎,见了教练竟说:\"全天下的男人都想娶您哩!\"陈若琳闻言,不过淡淡地\"嗯\"了一声,转身便往训练场走。后来有人问起,她只说:\"孩子话,当不得真。\"可那眼角眉梢的笑意,分明泄露了天机。
训练馆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陈若琳的严格是出了名的,一个动作重复百遍是常事。全红婵有时累得蹲在地上,却见教练仍笔直地站着,便又咬着牙爬起来。这般情景,倒让我想起古时铸剑师淬火的场景——铁与火相激,方能成就利器。
巴黎奥运那日,全红婵站在十米台上,陈若琳在台下仰望着。四目相对间,多少晨昏苦练都化作无声的默契。当少女如飞燕般掠过水面,看台上爆发的欢呼声仿佛隔世之音。陈若琳转身离去的身影,在镁光灯下显得格外孤独,又格外骄傲。
这世上的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衣钵相授。陈若琳给全红婵的,不仅是跳水的技艺,更是面对荣辱时的那份定力。而全红婵回报给教练的,也不仅是金牌的荣耀,还有对这项运动赤子般的热爱。
如今这对师徒,一个正当年少,一个风华正茂。她们的故事,恰似那池清水,表面平静,内里却暗流涌动。愿她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一个继续乘风破浪,一个永远灯塔长明。这大约就是体育精神最动人的模样——不是独占鳌头,而是薪火相传。
发布于:山西省旺润配资-股配资网站-股票配资开户网-正规杠杆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